4.想妈妈(儿歌游戏)
(幼儿用书第4页)
活动目标
1.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儿歌,口齿要清晰,声调、语调、语速把握得当。
2.进行有关a的正音训练:抓、话。
3.能够一边念儿歌一边做打电话的动作。
活动准备
积木若干,画有小娃娃打电话的图片,配套卡片,沙包,配套光盘。
活动过程
1.基本功训练:唇操。
教师掌握操节要领,带领幼儿进行训练。
(1)读a的音——尽量把口腔打开,先摆口型,后出声音。
(2)左右鼓腮:左右交替鼓腮。
(3)上下咬唇:上齿咬下唇,下齿咬上唇。
2.导入活动:
教师带领幼儿玩打电话的游戏,导入本次活动。
教师:小朋友,你们会打电话吗?老师现在要和你们玩一个打电话的游戏,想不想玩呀?
教师拿起一块积木做打电话的姿势,说:喂!请问你们是哪个班的小朋友呀?
幼儿:小x班。
教师:你们猜猜我是谁呀?
幼儿:xx老师。
教师:你们真是聪明的小宝贝!再见!
幼儿:再见!
3.集体活动:
(1)引起幼儿兴趣。
教师:刚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了打电话的游戏,你们觉得好玩吗?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新儿歌,里面有一位小娃娃也在打电话,你们猜猜她在给谁打电话?她为什么要打电话?
(2)理解儿歌。
引导幼儿观察小娃娃打电话的图片,教师进行讲述:周末,小娃娃的妈妈出去加班了,小娃娃一个人坐在地毯上玩积木。突然,她有点想妈妈了。可是,她没有电话,怎么办呢?于是,她抓起一块积木当电话,给妈妈打电话。小朋友们猜一猜,她在电话里跟妈妈说了什么?(教师引出儿歌最后一句:妈妈,妈妈,快点回家。)
教师提问:小朋友们看看小娃娃的表情,你觉得她现在是什么心情?(难过、伤心)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?(因为妈妈不在家,她想妈妈了)她是不是很渴望妈妈能快点回家?
教师引出这首儿歌的名字:对,这首儿歌的名字就叫《想妈妈》。
(3)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儿歌。
教师:刚才小朋友们说小娃娃这时的心情是很难过和伤心的,那我们在读这首儿歌的时候,就要把这种心情带到儿歌里。特别是“妈妈,妈妈,快点回家。”这句话,小朋友们要读出很渴望妈妈回家的感觉。
教师请个别幼儿先试着把“妈妈,妈妈,快点回家。”这句话念一念,教师做详细指导,要求幼儿口齿清晰,声调、句调、语速把握得当。等大部分幼儿都理解后,再请幼儿集体进行朗读。
(4)带领幼儿进行正音训练,教师着重要求幼儿读准“抓”、“话”的字音,还可以巩固之前学过的有关a的字音,如娃、妈、家。
(5)分组练习,并加上动作进行朗读:
把幼儿分成几组,分组进行练习,要求有感情地进行朗诵,并能边边念儿歌边做打电话的动作。
待幼儿练熟练后,可以让幼儿一起进行表演。
教师还可以播放配套光盘,让幼儿根据视频中的真人表演来学做动作。
4.游戏活动:
(1)积木电话。
给每位幼儿发一块积木当电话,请他们拿着“电话”跟妈妈说一句温暖的话,看看谁说得最完整。
(2)识字游戏:愤怒的小鸟。
教师把“积木”和“电话”的卡片贴在黑板上,请幼儿手持沙包(小鸟)站在黑板前,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把沙包扔到相应的卡片上,砸中后,请幼儿再次读出相应的词语,要求发音正确。
活动延伸
请幼儿说一说,他们还想给谁打电话,想打电话跟他们说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