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班上册数学操作

1.找相同

找相同
(幼儿用书第3页)

活动目标
1.能从多个物体中找出相同的物体。
2.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。
3.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,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
活动准备
小兔玩偶,皮球、积木等玩具若干,幼儿用书人手一本。
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教师出示小兔玩偶并设置情景,激发幼儿参与本次活动的兴趣。
教师:今天,动物幼儿园开学了,小兔正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呢!我们快去看看小兔在幼儿园看到了些什么,做了些什么吧!
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1~2页,带领幼儿边看书边听故事。
2.集体活动:
(1)教师结合故事继续设置情景并出示各种玩具。
教师(以小兔的口吻):我在幼儿园里可开心啦!因为这里不仅有很多小伙伴,还有很多好玩的玩具呢!现在,我想请小朋友们一起玩玩具,你们愿意吗?(请幼儿自由回答)
(2)请幼儿自由玩玩具,在游戏的过程中,引导幼儿学习找相同,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引导。参考如下:
①教师:小兔手中有一个XX(如:皮球),教室中的哪个玩具和它的是一样的呢,请帮它找一找吧!看谁最快找出来。
②请幼儿观察比较找出的两个玩具并说说它们哪些地方相同。(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情况适时进行引导和小结,让幼儿理解相同是指物体的颜色、形状、大小等特征都一模一样。)
上述过程可以多重复几次,帮助幼儿加深对“相同”的理解。
3.课堂活动:
引导幼儿翻到幼儿用书第3页,完成相应的练习。
(1)小兔背着一个漂亮的书包去上幼儿园,请幼儿先说说小兔的书包是什么样的(如:黄色的、有个爱心图案),然后说说旁边的哪个书包和小兔的书包是一样的。
(2)请幼儿将相同的气球圈出来。
(3)教师检查幼儿完成的情况并给予评价。
4.游戏活动:
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兔妈妈和小兔,一起玩“采蘑菇”的游戏。教师随意采一个“蘑菇”(用积木代替),请“小兔”蹦蹦跳跳地去“采”相同的“蘑菇”并带回家。
5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
活动延伸
引导幼儿找出自己身上相同的东西(如:两只眼睛、两只耳朵、两只小手等)。

点击这里进行微信官方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