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具哭了
(幼儿用书第8页)
活动目标
1.通过比较新旧玩具,了解玩具哭泣的原因,激发幼儿爱惜玩具的情感。
2.知道如何爱惜玩具,学习收拾整理玩具。
活动准备
1.教师可事先布置一个“山上”的场景(可用桌子和椅子设计)。
2.各类玩具若干,有图标的玩具筐四个,桌椅若干,夹子,树枝,幼儿用书人手一本。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教师出示一个玩具:呜-呜-什么声音?是谁在哭?原来是玩具们在哭啊!它们为什么哭呢?(鼓励幼儿大胆回答)
2.集体活动:
(1)教师创设情景,激起幼儿的兴趣。
教师: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不爱惜玩具,将破玩具乱丢,所以玩具逃到山上去了,现在请小朋友们成立救援小队,来帮帮玩具!
(2)教师设置各种场景,请幼儿“救”玩具。
①将玩具放在“深沟”(桌子缝)里请幼儿想办法将它救出来。
教师:想一想,用什么办法来救起掉到沟里的玩具?(启发幼儿扩散思维,如:用夹子、树枝。)
②将玩具放在“树枝”(很高的桌子)上,请幼儿想办法将它救出来。
教师:想一想,用什么办法来救树上的玩具。(启发幼儿扩散思维,如:用梯子、请老师来帮忙。)
③将玩具压在“大石头”(桌子)下,请幼儿想办法将它救出来。
教师:想一想,用什么办法来救出压在大石头下面的玩具。(启发幼儿扩散思维,如:大家合作来搬开石头。)
④将玩具放在“栅栏”(一排椅子)里面,请幼儿想办法将它救出来。
教师:想一想,用什么办法来救出掉到栅栏里面的玩具。(启发幼儿扩散思维,如:用夹子、树枝。)
3.课堂活动:
教师指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8页,请他们观察画面并回答问题。
(1)画面上的玩具都哭了起来,你知道它们为什么要哭吗?(它们的小主人不爱惜它们,洋娃娃的衣服被撕破了,积木经常被弄得很脏,玩具车被丢来丢去,还摔坏了轮子。)
(2)怎样才能做一个玩具喜欢的小主人呢?(不乱丢玩具,经常清洗玩具,玩玩具的时候轻拿轻放,心情不好的时候不拿玩具出气等。)
4.游戏活动:
请幼儿观察玩具筐上的图标,然后找到相应的玩具并轻轻放进筐里。
5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活动延伸
每次玩完玩具后,请幼儿将玩具放回原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