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班上册语言表达

10.狐假虎威

狐假虎威(成语故事)
(幼儿用书第14~15页)

活动目标
1.引导幼儿学习成语,知道“狐假虎威”的寓意。
2.认识并学写生字“只”、“林”。

活动准备
老虎头饰,狐狸头饰,生字卡片“只”、“林”。
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教师和幼儿一起唱《两只老虎》并做律动游戏。
2.集体活动:
(1)教师请幼儿猜谜语,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。谜语如下:           
远看像只猫,
生来脾气暴,
张开大嘴一声吼,
吓得百兽都发抖。
(谜底:老虎)
(2)教师:老虎被称为什么?(山中之王)森林里的动物怕不怕老虎?可是在森林了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,有一只动物比老虎还厉害,小动物们见了它都跑了,想不想知道它是谁?到底发生了什么事?
(3)教师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幼儿听,请幼儿尝试完整地复述故事。
3.课堂活动:
(1)教师请两名幼儿分别戴上老虎头饰和狐狸头饰表演故事,鼓励幼儿在不更改故事原意的前提下自行设计对白。
(2)教师引导幼儿思考:动物们怕的是狐狸还是老虎?(请幼儿说出自己的理由)
(3)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并总结这个成语的意思。
小结:“狐假虎威”用来比喻借他人的威势来吓唬人。
(4)出示“只”、“林”的生字卡片,引导幼儿认读,然后带领他们用手指在空中按照正确的笔顺学写“只”、“林”。
4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
活动延伸
教师组织一次成语故事会,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成语故事并讲给大家听。

 

点击这里进行微信官方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