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小上册语言表达

18.元日

元 日(古诗)
(幼儿用书第29页)

活动目标
1.引导幼儿朗诵古诗,了解过年的习俗。
2.引导幼儿认识并学写生字“竹”、“岁”。

活动准备
课件,朗读磁带,播放设备,画有放爆竹、贴门神、贴春联、喝屠苏酒等画面的卡片。
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教师出示画有放爆竹、贴门神、贴春联等画面的卡片,请幼儿说说卡片上是什么情景?在哪个节日常常出现这些情景?(引出春节)
2.集体活动:
教师:春节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一。在古代,正月初一就叫做“元日”。今天老师要教大家学习一首古诗《元日》,看看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过春节的。
(1)教师播放课件,请幼儿结合画面欣赏古诗。
(2)教师边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边逐一出示画有放爆竹、贴春联等画面的卡片进行表演,加深幼儿对古诗的理解。(参考教学资源中的古诗赏析)
3.课堂活动:
(1)教师播放朗读磁带,让幼儿跟读。(注意提醒幼儿将“屠”和“曈”读正确)
(2)请幼儿反复朗读古诗并试着背诵。
(3)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“竹”、“岁”,教幼儿认读。
(4)教师在黑板上板书“竹”、“岁”的笔顺,然后指导幼儿用手指在空中学写这两个字。
4.游戏活动:
教师播放朗读磁带,请幼儿表演古诗中的场景,也可以让幼儿自行设计台词。
5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
活动延伸
教师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。

教学资源
古诗赏析
这首诗描写的是春节除旧迎新的热闹景象。“元日”指农历正月初一,即春节;“爆竹”就是庆祝节日时放的烟花;“一岁除”是指一年又过去了,我们又长了一岁;“屠苏”指屠苏酒,古时候人们新年时喝的一种酒,寓意以驱邪避瘟疫,求得长寿;“曈曈”是光辉灿烂的意思;桃:桃符,农历正月初一时,人们会在大门上的挂两块桃木板或纸,在上面画出门神或写着门神名字,用于避邪。在宋代,桃符已经由纸张代替桃木板,称之为“春联”或者“春贴纸”了。
首句“爆竹声中一岁除”,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,迎来新年,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。
第二句“春风送暖入屠苏”,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,开怀畅饮屠苏酒。
第三句“千门万户曈曈日”,描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。用“曈曈”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,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。
结句“总把新桃换旧符”,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,又寓含除旧迎新的意思。每年元日取下旧桃符,换上新桃符。“新桃换旧符”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,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。
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点击这里进行微信官方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