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子的传播
(幼儿用书第18页)
活动目标
1.初步了解几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。
2.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。
活动准备
西瓜籽、南瓜籽、葵花籽的实物若干,莲子、蒲公英、苍耳、豌豆实物(或图片),课件,多媒体播放设备,幼儿用书人手一本。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教师出示西瓜籽、南瓜籽、葵花籽的实物,激发幼儿兴趣。
教师:这些都是植物的种子,你们知道它们分别是哪些植物的种子吗?(引导幼儿说出它们分别是西瓜、南瓜、向日葵的种子,加深对植物种子的印象。)
2.集体活动:
(1)教师:今天,我们还要认识另外一些种子宝宝,你们看!
教师出示莲子、蒲公英、苍耳、豌豆实物(或图片),引导幼儿仔细观察,讨论这些种子的特点。
莲子:新鲜的莲子穿着绿色的外衣,是个椭圆形的小球,躲在小巧玲珑的莲蓬中。莲子清甜,莲芯有点淡淡的苦味。
蒲公英:蒲公英的外皮黄棕色,茎里有白色乳汁,开的是黄色的小花,花朵过后种子上的白色冠毛结成一个个的小绒球。
苍耳:苍耳的种子是长椭圆形或卵形,上面有很多钩状的刺,可以粘在动物身上。
豌豆:豌豆像只小船,它的种子藏在里面。
(2)了解种子传播的方式。
①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18页,请幼儿仔细观察,说说这些种子是怎样传播的。
图一:荷花的种子即莲子,成熟后落入水中,顺着水流到别的地方去安家。
图二:微风轻轻一吹,蒲公英就离开妈妈,飞呀飞呀,飞到哪儿,哪儿就是家。
图三:苍耳浑身是刺,很容易粘在动物身上,动物走到哪儿就把它们带到哪儿。
图四:豌豆成熟后果壳会裂开,把种子弹出去,弹到哪儿就在哪儿生根发芽。
教师小结:种子传播的方式真奇妙,有的靠水,有的靠风,有的靠动物,还有的靠自身的力量。
②教师播放课件,引导幼儿了解种子传播的其他方式。
教师小结:雨水把树上的种子打落在泥土里,种子落地发芽;小猴子爬到树上吃桃子,吃完了把桃核扔到地上就能长出小桃树;小鸟把樱桃吃进肚里,飞着带到别处,随着鸟粪的排出,樱桃籽也跟着出来,在新的地方生长了。
3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活动延伸
在科学角放置关于植物以及植物种子传播的画册和书籍,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