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班上册社会交往

13.塑料袋

塑料袋
(幼儿用书第22~23页)

活动目标
1.了解塑料袋对人体、动植物和环境的危害。
2.懂得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意义,增强幼儿的保护环境意识。

活动准备
实验用品(玻璃杯、塑料袋、纸、筷子、水),剪刀、胶布及制作材料(旧海报、碎布等),两盆花(在长得差一些的那盆花的泥底下埋塑料袋),有关塑料袋造成污染情况的影像资料,多媒体播放设备。
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教师将一小张纸和一点塑料袋碎片放进装有水的玻璃杯里,请幼儿想想如果不断搅动,结果会怎样?
2.集体活动:
(1)请一名幼儿上台操作,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纸逐渐变成碎屑,而塑料袋的碎片没有发生变化。
小结:塑料袋不容易分解。
(2)教师出示两盆花,请幼儿比较两盆花的生长情况,说说哪盆花长得好一些。
教师:这两盆花我们一样照料,为什么其中一盆长得差一些?(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)
(3)教师倒出长势较差那盆花的泥土,让幼儿观察并讨论。
小结:这盆花的土里有塑料袋,浇的水被塑料袋拦住了,渗不到盆外去,泥土经常湿漉漉的,使花的根都烂掉了。而且,塑料袋对泥土还造成了污染,破坏了泥土的营养,花儿吸收不到好的营养,长得就越来越差。
(4)教师播放有关塑料袋造成污染情况的影像资料,请幼儿观看。
小结:乱丢的塑料袋堵塞了水沟和下水道,会形成水涝;使用塑料袋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;动物可能因为误食塑料袋而死亡;塑料袋不容易腐烂,如果被埋在土里,会影响植物的生长;塑料袋燃烧后会产生有毒气体,会污染环境。
(5)教师讲解目前环保部门对塑料垃圾的处理方法。
小结:现在,环保部门主要采用两种处理方法,一种是把塑料袋埋进土里,但这样塑料袋会慢慢地产生一些有毒物质,破坏土壤的营养,影响植物的生长;另一种是把塑料袋烧掉,但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,污染空气,损害人体健康。这两种方法都不理想,但目前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。
(6)讨论:怎样防止塑料袋污染环境?
小结:在生活中,我们要不用或尽量少用塑料袋,多用篮子、布袋或纸袋。用过的塑料袋可以反复使用,用完后不能乱丢,要放到垃圾箱中。
3.操作活动:
教师带领幼儿用碎布和旧海报制作环保袋。
4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
活动延伸
1.要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塑料袋,并妥善处理塑料垃圾。
2.鼓励幼儿用画画的方式表现塑料袋的危害,然后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展览板上,办一次环保宣传活动。


 

点击这里进行微信官方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