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鼠偷吃我的糖(儿歌)
(幼儿用书第16~17页)
活动目标
1.有节奏地朗诵儿歌,初步感知问答式儿歌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,感受儿歌的诙谐和幽默。
2.通过问答式对话、角色表演等方式,帮助幼儿理解、记忆儿歌内容。
3.认识并学写生字“洞”。
活动准备
自制与儿歌内容相应的整套图片,生字卡片“洞”,幼儿用书人手一本。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教师组织幼儿一起玩“猫捉老鼠”的游戏。
2.集体活动:
(1)教师指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16~17页,然后简单介绍儿歌的内容,引起幼儿兴趣。
(2)指导幼儿按顺序观察画面,让幼儿初步熟悉儿歌内容。
(3)教师出示与儿歌内容相应的整套图片,边念儿歌边引导幼儿根据儿歌内容找出对应的图片。
3.课堂活动:
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。
(1)教师边指图边完整朗诵儿歌。
(2)教师领读,幼儿跟读。
(3)鼓励幼儿尝试独立朗诵儿歌。
(4)引导将幼儿分为两组,一组问,一组答的方式朗诵儿歌。
(5)引导幼儿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和表情表演儿歌。
①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声音表演儿歌中的角色。
教师:鸭子说话是什么样的声音?谁来用鸭子的声音说一说第一句“你来干什么”?松鼠说话是什么声音?谁来用松鼠的声音说一说“有老鼠偷吃我的糖”。
②幼儿扮演松鼠,教师扮演鸭子,合作朗诵儿歌。
③教师和幼儿交换角色朗诵。
(6)教师出示生字卡片“洞”,请幼儿在书上儿歌中找出“洞”字所在的位置,然后教幼儿边读边用手中在空中按正确的笔顺学写“洞”。
4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活动延伸
鼓励幼儿尝试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,然后进行儿歌表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