谜 语
(幼儿用书第22页)
活动目标
1.引导幼儿猜谜语,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和分析能力。
2.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主要特征并尝试仿编谜语,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。
3.认识并学写生字“哭”、“笑”。
活动准备
动物头饰(仅限于教师模仿的小动物),梳子、镜子、发卡等日常生活用品,玩具汽车,生字卡片“哭”、“笑”。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教师随意模仿几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,请幼儿猜一猜后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。
2.集体活动:
(1)教师创设情景,鼓励幼儿猜谜语。
教师:狮子王的年纪越来越大了,它想通过猜谜比赛找出最聪明的小动物做它的接班人。你们想来试一试吗?
(2)教师进行讲解,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谜语。
小结:谜语分为谜面和谜底。谜面就是用打比方等方法说出某种事物的特点,但不说出它的名称。谜面句子短小、整齐、押韵,像说顺口溜一样。我们通过理解、分析得出的结论叫谜底。
(3)教师出示镜子、梳子、发卡等物品并放在桌上,然后念出谜面。
谜语一:
身子弯弯像月牙,没有嘴巴光长牙。
你要问它有啥用,天天早晨头上爬。
谜语二:
你哭它也哭,你笑它也笑,
脸上脏不脏,看它就知道。
教师请幼儿边念谜面边在桌上找出特征与谜面描述相符的物品。
(4)教师请幼儿猜更多的谜语(谜语可参考教学资源),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和分析能力。
(5)教师宣布比赛结果,说说哪个“小动物”是狮子王的接班人。
3.课堂活动:
(1)教师请幼儿再次观察桌上的物品,鼓励他们抓住物品的主要特点创编谜语。
(2)教师出示“哭”、“笑”的生字卡片,教幼儿认读,然后引导他们用手指在空中按照正确的笔顺学写这两个字。
4.游戏活动:
(1)教师出示几辆玩具汽车,然后卸下它们的轮子。幼儿扮演汽车维修工,根据玩具汽车的构造特征找到相应的轮子并装好。
(2)教师扮演汽车维修师傅,检查轮子是否安装正确。
5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活动延伸
教师和幼儿一起布置灯谜会,请家长前来参加。
教学资源
小帐篷,圆又圆,雨天满街走,晴天家中闲。(雨伞)
兄弟五个人,各走各的门,谁要走错了,出来笑死人。(纽扣)
看着像块糕,不能用嘴咬,洗衣和洗澡,浑身出白泡。(肥皂)
半个西瓜皮,口朝上面搁,上头不怕水,下头不怕火。(锅)
浑身都是毛,常在水中泡,和你常贴脸,天天离不了。(毛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