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.雷(诗歌欣赏)
(幼儿用书第25页)
活动目标
1.对模仿象声词感兴趣。
2.尝试用夸张的语气朗读诗歌,注意重音、停顿、语速、语气的不同处理。
3.能够模仿打雷和下雨的声音。
活动准备
太阳花一朵,打雷和下雨的音频文件,两朵乌云的头饰,手鼓,小串铃,沙包,配套卡片,配套光盘。
活动过程
1.基本功训练:眼神操。
教师手持太阳花,请幼儿用小眼睛看着花,太阳花向左摆动,小眼睛就向左看;太阳花向右摆动,小眼睛就向右看;太阳花转一个圈,小眼睛也跟着转一个圈。(要求幼儿的脖子不动,只能小眼珠动)
2.导入活动:
教师播放打雷和下雨的音频,让幼儿听一听。
教师:这分别是什么声音?为什么会有这种声音?
教师:打雷的时候,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安全?下雨的时候我们需要带哪些东西?
3.集体活动:
(1)教师用情景表演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。
两名教师分别戴上乌云头饰扮演乌云。
教师:有两个乌云娃娃,他们一见面就吵架,(两位老师做吵架动作,身体碰一碰,不发声)轰隆隆,轰隆隆,个个嗓门大。(两位老师大声说:轰隆隆)吵呀吵,全哭啦,流出眼泪哗——哗——哗。(两位老师双手捂着眼睛做擦眼泪的动作)
教师小结:这两朵乌云是不是很淘气?其实呀,这是一种自然现象。当天空中的两片乌云碰在一起的时候,就会发出轰隆隆的打雷声,接着就会下雨。刚才乌云的吵架声就是打雷声,流出的眼泪就是雨。
(2)教师朗诵诗歌,请幼儿仔细倾听。
(3)教师带领幼儿一句一句地朗诵诗歌,并进行正音练习,引导幼儿正确发“哭”、“出”的字音。
(4)分组进行朗诵练习。鼓励幼儿尝试用夸张的语气朗读诗歌,注意重音、停顿、语速、语气的不同处理。
4.游戏活动:
(1)音乐游戏:雷。
教师出示手鼓和小串铃,让幼儿说说哪件乐器的声音像雷声,哪件乐器的声音像雨声。
把幼儿分成两组,一组分发手鼓模仿雷声,一组分发串铃模仿雨声。
玩法:幼儿一起朗诵诗歌《雷》,当读到“轰隆隆”的时候,模仿雷声的幼儿就拍起手鼓;当读到“哗——哗——哗”的时候,模仿雨声的幼儿就摇起串铃。
(2)识字游戏。
教师出示“乌云”和“眼泪”的卡片,先带领幼儿进行正音练习,然后开始游戏。
愤怒的小鸟:教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,幼儿根据教师的语音提示,把沙包扔到相应的卡片上。
活动延伸
1.播放配套光盘,请幼儿欣赏视频中的真人表演。
2.让幼儿具体了解雨的形成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