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目标
1.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,尝试按步骤画毛毛虫。
2.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画出毛毛虫。
3.愿意参与美术创作活动,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。
活动准备
1.毛毛虫的图片,勾线笔,水彩笔。
2.幼儿用书。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教师讲述绘本故事《好饿好饿的毛毛虫》。(见教学资源)
2.集体活动:
(1)教师出示毛毛虫的图片,引导幼儿观察。
教师:小朋友,故事中说的是什么小动物呀?(毛毛虫)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的图片上是什么小动物呀?(毛毛虫)它长什么样呀?
(2)通过提问,帮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身体结构。
教师:毛毛虫的身体是什么颜色?(绿色)
教师:毛毛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?(长长的,还可以弯曲)
教师:毛毛虫的身体是怎么连在一起的?(一节一节紧紧地连在一起的)
教师:毛毛虫有几只脚呀?(很多只)
教师:毛毛虫的头上有什么呀?(有一对触角呢,像两根小天线一样)
(3)教师示范毛毛虫的画法。
①用勾线笔画一个小圆。
②紧挨着再画几个小圆,毛毛虫的身体就画好了。
③给毛毛虫添画上触角和小脚,还可以画上眼睛和嘴巴。
④用水彩笔给毛毛虫的身体涂上颜色。
3.课堂活动:
(1)教师给幼儿分发幼儿用书和绘画材料,鼓励幼儿尝试按步骤画毛毛虫。
教师交代绘画时要注意的事项并巡回指导。
注意事项:
①画毛毛虫身体的时候,小圆要一个挨着一个。
②用水彩笔涂色的时候尽量不要涂到小圆的外面。
(2)作品完成后,请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同伴的作品。
4.游戏活动:
教师边念儿歌边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“毛毛虫钻山洞”。
儿歌如下:
毛毛虫,(左手食指做爬呀爬的动作)
钻山洞,(右手握成空拳做成山洞)
转一转,(左手食指在山洞里转动)
挖一挖,(左手食指在山洞里做挖东西的动作)
拉一拉,(左手食指从山洞中来回拉)
一,二,三!(左手食指从山洞中拉出来)
5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活动延伸
教师在美工区投放超轻黏土,请幼儿用超轻黏土制作毛毛虫。
活动资源
附:绘本故事《好饿好饿的毛毛虫》
月光下,一个小小的卵,躺在树叶上。
一个星期天的早晨,暖暖的太阳升起来了。啪!从卵壳里钻出一条又瘦又饿的毛毛虫。他四下寻找着可以吃的东西。
星期一,他啃穿了一个苹果。可他还是觉得饿。
星期二,他啃穿了两个梨子,可他还是觉得饿。
星期三,他啃穿了三个李子,可他还是饿。
星期四,他啃穿了四个草莓,可他还是饿得受不了。
星期五,他啃穿了五个桔子,可他还是饿呀。
星期六,他啃穿了一块巧克力蛋糕,一个冰淇淋蛋筒,一条酸黄瓜,一片瑞士奶酪,一截萨拉米香肠,一根棒棒糖,一个樱桃馅饼,一段红肠,一只杯形蛋糕,还有一块甜西瓜。到了晚上,他就胃痛起来!
第二天,又是星期天。毛毛虫啃穿了一片可爱的绿树叶,这一回他感觉好多了。
现在他一点儿也不饿了,他也不再是一条小毛毛虫了,他是一条胖嘟嘟的大毛毛虫了。
他绕着自己的身子,造了一座叫“茧”的小房子,他在那里呆了两个多星期。
然后,他就在茧壳上啃出一个洞洞,钻了出来……
他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