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.板凳板凳歪歪(顶针儿歌)
(幼儿用书第30~31页)
活动目标
1.感受顶针儿歌的韵律美。
2.理解儿歌内容,学会仿编儿歌。
3.能进行有关ong的正音练习:公、虫、哝。
活动准备
1.打击乐器,呼啦圈。
2.板凳、乖乖、奶奶、姑娘、小猴、公鸡、豆虫的图片。
3.配套光盘,配套卡片。
活动过程
1.基本功训练:口腔的动态控制。
动态控制:字头(吐字),字腹(立字),字尾(归音)。
字头:咬住、弹出,部位准确,气息饱满,结实有力,停暂敏捷,干净利落。
字腹:拉开,立起,气息均匀,音长适当,圆润丰满,窄韵宽发,宽韵窄发,前音后发,后音前发,圆音扁发,扁音圆发。
字尾:尾音较短,完整自如,避免生硬,归音到家,送气到家,干净利落,趋向鲜明。
教师可选用一个字,在发这个字的音的时候,掌握好这三个步骤。
2.导入活动:
谈话:小朋友,你知道哪些民间童谣呢?(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)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“顶针儿歌”,听名字是不是觉得很有趣?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“顶针儿歌”吧!
3.了解顶针儿歌的形式,熟悉儿歌,朗读儿歌。
(1)播放配套光盘,请幼儿仔细倾听。
(2)提问与互动:
①在这个儿歌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?(前一句的最后两个字和第二句的前两个字一样)
②什么叫顶针儿歌呢?(顶针儿歌也叫连珠体儿歌,它以“顶针”的修辞手法结构全歌,就是将前一句的结尾作为后一句的开头,逐句相连)
③这首儿歌里都出现了哪些人或者动物?
(3)教师根据儿歌的顺序依次把板凳、乖乖、奶奶、姑娘、小猴、公鸡、豆虫的图片贴在黑板上,然后引导幼儿逐句朗读儿歌,帮助幼儿记住儿歌内容。
(4)正音练习:公、虫、哝,引导幼儿正确发“ong”的音。
(5)请幼儿用自豪的语气朗读儿歌,注意开口扬声,字正腔圆。
(6)请幼儿分组进行练习。
4.游戏活动:
(1)为儿歌伴奏。
请幼儿分组手持不同的打击乐器,按照节奏为儿歌伴奏,一边念儿歌,一边敲击手上的乐器。
(2)识字游戏。
教师出示“板凳”和“梳头”的字卡,先带领幼儿认读,然后进行识字游戏。
教师把两张字卡摆放在地面上,请幼儿手持呼啦圈根据教师的指令套在相应的字卡上面。
活动延伸
搜集其他的民间顶针儿歌,让幼儿了解其他的儿歌内容和形式,增加语言游戏的趣味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