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目标
1.引导幼儿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。
2.发展幼儿的观察力。
3.了解卵生动物的生长过程。
活动准备
1.将鸡蛋、鹌鹑蛋、鸭蛋、毛巾、放大镜等放在盒子里。
2.青蛙卵、水族箱。
3.自制课件(包括各种动物卵的图片,各种卵的孵化过程等)。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教师:小朋友,你养过蚕吗?蚕宝宝出生前是什么样的?(鼓励养过蚕的幼儿大胆发言)蚕宝宝出生前是个蚕卵,蚕卵能够孵出蚕宝宝来。
2.集体活动:
(1)认识各种动物的卵
①教师:你见过哪些动物的卵?(鼓励幼儿自由回答)大家了解的真是不少!想不想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?(教师播放《动物的卵》的课件)
②教师:今天,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的卵。有鸡卵、鸭卵、鹌鹑卵、鱼卵。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,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?(相同:都有硬硬的外壳;不同:大小、颜色、形状等)
(2)了解鸡蛋到鸡的转变过程
①观察鸡蛋的外壳
教师:请大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鸡蛋的外壳,看看有什么发现?(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我们称为气孔)蛋壳上为什么会有这些气孔呢?(卵是有生命的,它需要呼吸,必须通过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)
②观察鸡蛋内部
教师:卵里面有些什么呢?想不想现在就来看一看?
教师将鸡蛋打破,请幼儿观察蛋黄和蛋清,然后组织幼儿讨论: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?(重点在于激起幼儿的兴趣,为接下来的环节做铺垫)
③播放《小鸡孵化》的课件
教师:鸡蛋在鸡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开始孵化,小小的胚胎细胞开始分裂、生长,不断地从蛋黄和蛋白中吸收水分和营养。一段时间后,小鸡的模样开始形成了,蛋黄和蛋白慢慢萎缩。大约经过三个星期,小鸡长成了,它会自己啄破壳出来。过一段时间,小鸡就能长成一只大公鸡或大母鸡啦!
④教师提问:是不是每个鸡蛋都能孵出小鸡?把鸡蛋孵成小鸡需要哪些条件?
教师播放课件,让幼儿了解小鸡孵化所需要的条件(种蛋选择、温度、湿度、通风等)。
(4)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
教师:我们刚才看到的是小鸡孵化的过程。老师这里还有其他动物的孵化过程,想不想看?(教师播放青蛙生长过程的课件)
教师:青蛙卵能在10天左右孵化出小蝌蚪,然后在几星期内长成一只小青蛙。老师昨天找来了一些青蛙卵放在饲养水箱里,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! 请幼儿记录青蛙卵变成蝌蚪最后长成青蛙的生长过程,并提醒他们等小青蛙长成后要送回大自然。
3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活动延伸
请家长和幼儿一起看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,体验成长的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