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目标 
1.引导幼儿了解古诗的含义 。 
2.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背诵。 
3.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。 
4.学习生字“回”、“问”。 
 
活动准备 
配套教学挂图,白纸,笔。 
 
活动过程 
1.导入活动: 
教师组织幼儿谈话,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。 
教师:小朋友,你的家乡在哪?你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? 
2.集体活动: 
(1)教师出示配套教学挂图并朗读《回乡偶书》。 
(2)教师请幼儿观察挂图并提问。 
①画面上有谁? 
②图中的老人是什么样的?(引导幼儿重点观察老人的头发) 
③猜一猜,他们在干什么?在说什么? 
教师鼓励幼儿说出不同的答案。如:老人在向小孩问路。
教师小结:诗人很小的时候离开了家乡。很多年后,他回到家乡,嘴里还说着家乡的话,头发已经花白了。小孩看到老人却不认识他,笑着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客人。 
(3)教师教幼儿有节奏地朗读古诗。 
 
回乡偶书 
贺知章 
少小离家 / 老大回, 
乡音无改 / 鬓毛衰。 
儿童相见 / 不相识, 
笑问 / 客从何处来。 
 
3.课堂活动: 
(1)教师请幼儿表演古诗中的场景。幼儿可自行设计台词。 
(2)教师请幼儿画出家乡的面貌。 
(3)幼儿反复朗读古诗并试着背诵。 
(4)学习生字“回”、“问”。 
4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 
 
活动延伸 
教师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,并说说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特有的风俗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