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班下册科学

12、动物的语言
活动目标
1.了解几种常见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,知道这是它们独特的“语言”。
2.喜欢参加探索动物活动,乐于和动物做朋友。
3.学会倾听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,掌握游戏方法,遵守游戏规则。
 
活动准备
背景图(画有草地、蓝天、白天),各种教具(蜜蜂、小花猫、小黄狗、蚂蚁),与幼儿人数相同的蜜蜂、小花猫、小黄狗、蚂蚁头饰。
 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教师出示背景图:今天,有很多小动物要到我们班做客。我们来看一看,是哪些客人呢?
2.集体活动:
(1)教师一一出示小动物教具,引起幼儿的兴趣。
①它是谁?(小蜜蜂)它是怎样来到我们班的?(飞来的)怎样飞呢?(请个别幼儿表演)蜜蜂有什么本领?(能传报花粉、采花蜜)蜜蜂怎样叫?(嗡嗡嗡)
②这是谁?(小花猫)它有什么本领?(捉老鼠)它是怎样叫的?(喵喵喵)
③这位客人是谁?(小黄狗)它喜欢吃什么?(肉骨头)它是怎样叫的?(汪汪汪)
④它是谁?(蚂蚁)它住在哪里?(洞里)它们常常一起干什么?(抬食物)
(2)了解动物的语言。
教师:大家知道吗?人和人之间会说话,动物和动物之间也会“说话”,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样“说话”的。
蜜蜂:蜜蜂通过“8”字舞告诉同伴食物的远近和方向。
狗:狗摇尾巴表示高兴。
猫:猫在主人两脚间转来转去表示亲热。
蚂蚁:蚂蚁碰同伴的触角,是想请同伴帮忙抬食物。
3.游戏互动:
(1)老师说小动物的名字,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做动作。待幼儿熟悉玩法后,适当加速,要求幼儿一定要等老师说完后才能说和做。
(2)请个别幼儿上台说小动物的名字,其他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做动作。
(3)老师模仿小动物的叫声,幼儿说出小动物名字并做动作。
(4)将幼儿分成四组,戴上喜欢的动物头饰进行情景表演。如:蜜蜂发现了食物,小狗看到主人回来了等等。
4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 
活动延伸
将头饰投放到表演区,供幼儿课后练习。
点击这里进行微信官方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