贝贝兔
(幼儿用书第9~11页)
活动目标
1.让幼儿知道乱吐乱扔是不文明的行为,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。
2.知道乱吐泡泡糖带来的烦恼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。
活动准备
5张处理泡泡糖不同方法的图片或照片,环卫工人、解放军、大学生清理口香糖的图片,泡泡糖若干,幼儿用书人手一本。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请每个幼儿吃一块泡泡糖,然后让他们自行处理口中的泡泡糖。
2.集体活动:
(1)请幼儿说一说刚才是怎样处理口里的泡泡糖的。
(2)教师出示泡泡糖,引导幼儿探索泡泡糖外包装上的秘密。
教师:你发现了什么?图标代表什么意思?吃完泡泡糖应该怎么做?
请幼儿边说边演示将吃完的泡泡糖吐在包装纸上包好,扔进垃圾桶的过程。
(3)教师将泡泡糖残胶粘到一张纸上并压实,然后让幼儿想办法将它取下来。(发现粘上后很不容易取下来)
(4)出示环卫工人、解放军、大学生清理口香糖的图片,请幼儿看图并回答问题。
教师:这是什么地方?他们在干什么?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?他们辛苦不辛苦?你从什么地方看出他们很辛苦?
(5)出示5张处理泡泡糖不同方法的图片或照片,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哪些是对的,哪些是错的。
图片内容:把泡泡糖粘到别人身上;把泡泡糖吐到地上;把泡泡糖粘到墙上;把泡泡糖粘到汽车的座位上;把泡泡糖用纸包好后扔到垃圾桶里。
3.课堂活动:
(1)教师指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9~11页,然后给他们讲贝贝兔的故事。
(2)提问:
①乱吐泡泡糖给贝贝兔带来什么后果?
②妈妈对贝贝兔说了什么?贝贝兔后来是怎么做的?
③你会乱吐泡泡糖吗?如果你看到别人乱吐泡泡糖,你会怎么做?
4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活动延伸
1.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乱吐泡泡糖、口香糖的危害。
2.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争当“环保小卫士”,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和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