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 子 (幼儿用书第 8~9 页)
活动目标
1.认识竹子,了解竹子的基本特征。
2.认识一些竹制品,了解竹子在人们生活中的用途。
活动准备
牙签,筷子,竹篮,竹砧板,竹子。
活动过程
1.活动导入:
教师用竹笛吹一首小曲,引起幼儿的注意。
2.集体活动:
(1)认识竹子
教师:小朋友,你知道刚才的曲子是用什么吹出来的吗?(笛子)你知道这个笛子是用什么做成的吗?(竹子)你见过竹子吗?能说说它的样子吗?教师出示竹子,请幼儿仔细观察,然后相互交流,如:竹叶长长的、扁扁的;竹子一节一节的,里面是空心的。
(2)认识竹制品
教师出示竹制品:牙签、筷子、竹篮、竹砧板,请幼儿观察、辨认,并回答下面的问题:
①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?说说它们的名称吧!(牙签、筷子、竹篮、砧板)
②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做成的?(竹子)
③它们有什么用途呢?(牙签是用来剔牙的,筷子是用来吃饭的,竹篮是用来装东西的,砧板是用来切菜的)
教师小结:竹子的用处真是大呀!可以做成这么多有用的东西。
3.课堂练习:指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 8~9 页。
引导幼儿观察画面,并回答问题:
①竹叶是什么样子的?(长长的、扁扁的)
②竹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呢?(空心的)
③下雨后,竹笋会长得很快吗?(会)
④看一看,竹子做成了哪些东西?(竹床、扁担、竹椅、竹篮、竹笛、竹筏)
⑤你还见哪些用竹子做成的物品?(幼儿自由发言)
4.教师评价总结。
活动延伸
1.请幼儿回家做一个“家庭竹制品”的小调查,看一看家里有哪些生活用品是用竹子做成的。
2.有条件的话,教师可带领幼儿到竹林参观游玩,加深对竹子的认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