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该有多好啊(诗歌)
(幼儿用书第2页)
活动目标
1.学习诗歌,感受作者对妈妈的爱。
2.学习动词“落”、“跑”、“捡”、“挂”。
活动准备
《小星星》歌曲磁带,有关星空的图片或卡通视频,朗读磁带,一段舒缓的音乐,播放设备,彩纸,剪刀,胶棒。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教师播放歌曲《小星星》,请幼儿欣赏。
2.集体活动:
(1)教师与幼儿进行谈话,请他们结合以往的经验说说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的。
教师:小朋友,你们看到过星星吗?你们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的?
(2)教师出示星空的图片或播放有关星空的卡通视频,然后引导幼儿对图片或视频中的星空进行描述。
(3)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说说可以把星星变成什么。
教师:如果我们可以飞到天空中去,飞到星星那里,你想把星星变成什么?
教师:如果星星可以落到地球上来,你想把星星变成什么?
3.课堂活动:
(1)教师播放朗读磁带,请幼儿欣赏诗歌。
(2)教师提问,请幼儿回答,帮助他们加深对诗歌的认识。
①诗歌中的小朋友希望星星怎么样?(希望星星落下来)
②那样小朋友们可以怎么做?(把星星捡起来并串成项链,然后挂在妈妈脖子上。)
③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?(因为他们爱妈妈,想送礼物给妈妈。)
④如果你捡到了许多星星,你会怎么做?(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发言)
(3)播放舒缓的音乐,然后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。
(4)教师再次根据诗歌内容提问,带领幼儿复习诗歌内容的同时,引导他们学习动词“落”、“跑”、“捡”、“挂”。
学习动词“落”:
①诗歌中的小朋友希望星星怎么样?(落下来)
②谁能模仿下星星落下来的动作?(鼓励幼儿大胆模仿落下的动作)
③原来,从高处往下掉的动作就叫“落”。那还有什么会有落的动作呢?(鼓励幼儿大胆发言,并请他们在回答时用上动词“落”。)
学习动词“跑”:
①星星落下来之后,小朋友们是怎么出来的?(跑出来的)
②谁能做下跑的动作?(鼓励幼儿在活动室内随意跑动一会儿)
③你们平常在什么时候会做跑的动作?(鼓励幼儿大胆发言,并请他们在回答时用上动词“跑”。)
学习动词“捡”:
①小朋友们跑出来后做了什么?(捡星星)
②谁能模仿下捡星星的动作?(鼓励幼儿模仿捡星星的动作)
③你们捡过什么?(鼓励幼儿大胆发言,并请他们在回答时用上动词“捡”。)
学习动词“挂”:
①小朋友用捡的星星做好项链后又是怎么做的?(挂在妈妈脖子上)
②谁做下挂的动作?(鼓励幼儿大胆做动作)
③平时你们在干什么时会用挂这个动作?(鼓励幼儿大胆发言,并请他们在回答时用上动词“挂”。)
(5)教师再次播放朗读磁带,请幼儿跟着朗诵,同时带领他们在朗诵到相应的诗句时做落、跑、捡、挂的动作。
4.游戏活动:
教师提供彩纸、剪刀、胶棒等手工材料和工具,引导幼儿制作星星项链。
制作方法:将彩纸剪出若干“星星”和长条,把长条首尾相连粘成一个圈,然后把“星星”粘在圈上,即成了一条星星项链。
5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活动延伸
1.请幼儿回家后将制作好的星星项链送给妈妈。
2.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星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