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泡不见了
(幼儿用书第16~17页)
活动目标
1.学唱歌曲,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。
2.初步学习在间奏、休止处控制不唱。
3.用大小不同的瓶盖在空白处拓印圆圈。
活动准备
音乐《泡泡不见了》,播放设备,吹泡泡的工具,肥皂水,大小不同的瓶盖,颜料,幼儿用书人手一本。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教师提供吹泡泡的工具和肥皂水,请幼儿吹泡泡玩。然后教师与幼儿进行谈话,引导他们说说泡泡的大小、颜色,以及泡泡最后破掉时的样子,为后面理解、记忆歌词做准备。
2.课堂活动:
教师逐句教幼儿学唱歌曲。
(1)幼儿学习第一句歌词,在第一间奏处做吹泡泡的动作。
①请幼儿学做吹泡泡的动作。
②教师范唱第一句歌词并在间奏处做吹泡泡的动作两次,然后请幼儿跟着学唱,并在间奏处停下来不唱,改做吹泡泡的动作两次。
③带领幼儿多练习几次。
(2)幼儿学习第二句歌曲,在第二间奏处模仿做大泡泡、小泡泡的动作。
①请幼儿说出泡泡“有大又有小”并用动作表现出来。
②教师范唱第二句歌词,然后在间奏处请幼儿模仿做大泡泡、小泡泡的动作。
③请幼儿跟着学唱第二句歌词,并在间奏处做大泡泡、小泡泡的动作。
④带领幼儿多练习几次。
(3)幼儿学习唱第三、第四句歌词。
①教师做泡泡向上飞的动作并念歌词,请幼儿跟着念歌词并做动作。
②教师边做动作边唱出第三、四句歌词,引导幼儿跟着学唱并做动作。
③带领幼儿多练习几次。
(4)学唱最后几句歌词并进行表演。
①教师按节奏念出最后一句歌词,在休止处做动作表示泡泡爆炸并轻轻发出“啪”的声音,然后提问:“泡泡怎么了?”请幼儿回答,引导他们说出“泡泡不见了”。
②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最后几句歌词并在休止处做相应的动作。
(5)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完整地念一遍歌词并在间奏和休止处做动作。
(6)带领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并做相应的动作。幼儿在歌唱过程中,教师可以用歌声、动作等提示幼儿在间奏、休止处要停下来不唱,而是做动作。
3.游戏活动:
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小不同的瓶盖和颜料,边播放音乐边请幼儿在幼儿用书第16~17页的空白处拓印圆圈。
4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活动延伸
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创编各种不同的动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