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配对
(幼儿用书第19页)
活动目标
1.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,了解生活中一些物品的共同特征,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配对。
2.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。
活动准备
幼儿用书人手一本,一组衣物图片,一组玩具图片,袜子和小汽车图片。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教师设置小熊找东西的情景,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。
教师:小熊刚刚搬了家,所有东西都乱七八糟的。它的袜子找不到了怎么办呀?它的小汽车也找不到了,怎么办呢?小朋友,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它呢?(引导幼儿说出将东西分类整理好这个办法,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。)
2.集体活动:
(1)教师出示一组衣物的图片,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。
(2)教师再次出示一组玩具的图片,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。
(3)教师出示袜子和小汽车的图片,请幼儿分别说说它们的特征,然后将这些图片放入相应的分组里。
(4)教师在每组图片里随意拿走一张,请幼儿说说变化,然后将相应的图片放回去。
(5)幼儿自由分组,每组幼儿将混放的物品图片进行分类。幼儿 操作完成后,请幼儿试着说说分类的理由。
教师:它们为什么在同一组?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?
3.课堂活动:
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19页,让幼儿仔细看图,说说每组中有哪一个小伙伴走丢了,并用连线的方式把它们送回家。
4.游戏活动:
教师带领幼儿玩“找伙伴”的游戏。
游戏方法:教师随意发出口令(如:男女生各一组;穿裙子和没穿裙子的各一组;短头发和长头发的各一组),幼儿则根据要求手拉手站在一起。
5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活动延伸
在活动区投放大量的操作材料,让幼儿将玩具、文具等进行分类配对,并在相应的物品贴上分类标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