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目标
1.学习10以内的连减,掌握连减的运算方法。
2.发展幼儿的运算能力。
活动准备
幼儿用书人手一本,1~10的数字卡片若干,木瓜图卡和积木若干。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教师给幼儿简单地讲述故事《咕咚来了》(见教学资源),激起幼儿兴趣的同时引出本次课题。
教师:原来根本就没有什么叫咕咚的怪物,而是木瓜掉到水里发出的“咕咚”声!小朋友,老师这里也有一些“木瓜”(出示木瓜图卡),它们能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呢!
2.集体活动:
(1)教师利用木瓜图卡创设情景,创编简单的连减应用题,引导幼儿列出算式并计算出得数。
例:树上原来有5个木瓜,一阵大风吹来后,先掉了1个,接着又掉了1个。树上还有几个木瓜?
教师:树上原来有5个木瓜,先掉了1个,树上还剩几个?(4个)接着又掉了几个?(1个)还剩下几个?(3个)你们怎么知道是3个?(因为4-1=3)4是怎么来的?(5个木瓜掉1个,5-1=4)
教师板书:5-1-1=4-1=3
小结:连续减两次,这样的运算叫连减。在计算连减算式时,我们可以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,得出的最后一个得数是整个算式的答案。
(2)教师更换木瓜图卡的数量继续创设情景,引导幼儿学习其他连减算式。
(3)教师出示积木,请幼儿用这些积木试着创编简单的连减应用题,并结合刚才的经验大胆列出算式并计算。
3.课堂活动:
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8~9页,指导幼儿完成相应的练习。
4.游戏活动:
教师每次请出一名幼儿并发放三张数字卡片,鼓励该幼儿根据所拿的数字卡片大胆创编应用题,其他幼儿根据应用题进行列式计算。
5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活动延伸
教师可提供大量的连减算式题,供幼儿计算,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。
教学资源
三只小鸭正在玩耍,突然湖中传来“咕咚”一声,把小鸭们吓了一大跳。
大家刚想去看个究竟,又听到“咕咚”一声,“啊,快跑呀,咕咚来了!赶紧逃呀!”不知是谁这样喊着。
狐狸一听“咕咚来了”,也紧张起来,跟着就跑。它们惊醒了小熊和小猴。小熊和小猴也不问青红皂白,跟着它们跑起来。
大象感到很奇怪,拉住狐狸问:“出了什么事?”狐狸气喘吁吁地说:“咕咚来了,它是个怪物,有三个脑袋,八条腿!”
于是一路上跟着跑的动物越来越多……
青蛙感到十分奇怪,它拦住大伙们问:“出了什么事?”大家七嘴八舌地形容“咕咚”是个多么可怕的怪物。
青蛙问:“到底谁见到了?”大家你看我、我看你,结果发现谁也没有亲眼看见,于是大家决定回去看明白再说。
回到湖边,又听见“咕咚”一声,大家仔细一看,原来是木瓜掉进水里发出的声音,动物们不禁大笑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