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目标
1.懂得如何保护嗓子。
2.养成不大声喊叫的习惯。
3.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。
活动准备
小鼓,鼓槌,米粒若干(也可用沙子代替),幼儿用书人手一本,歌曲磁带, 播放设备。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请幼儿说话的同时用手摸摸颈部喉咙处,感受发声时声带的振动。
2.集体活动:
(1)请幼儿用手摸着颈部喉咙处,先小声说话,然后大声说话,感受声带振动的不同。
教师:我们说话、唱歌时是用嗓子发声的。嗓子就是喉,主要由声带、室带等组成,是重要的发音器官。我们发声时,气流自肺部呼出冲击声带,就发出了声音。轻声说话时,声带振动小,大声说话时,声带振动大。
(2)教师在鼓面上放一些米粒,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度敲小鼓,请幼儿观察每次米粒在鼓面上跳跃的情况。
教师:我们越用力敲小鼓,米粒就跳动得越厉害,这说明鼓面也振动得越厉害。我们嗓子里的声带就好比这鼓面,通过振动来发出各种各种的声音。如果我们用很大的力气敲打小鼓,鼓面有可能会破掉。同样的道理,如果我们大喊大叫,也会伤害声带。
3.课堂活动:
(1)教师与幼儿进行谈话,请他们说说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觉得嗓子不舒服。
小结:长时间说话、唱歌或发出很高的音时会觉得嗓子不舒服;吃了很辣的食物后会觉得嗓子不舒服;感冒的时候会觉得嗓子不舒服;嗓子里进了鱼刺等异物的时候会觉得不舒服等等。
(2)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刚才的回答说说应该怎样保护嗓子。
小结:不要长时间唱歌;不要大喊大叫;避免异物进到嗓子里等。
教师在此时应对幼儿着重强调:不要随意大声喊叫,这样不仅会吵到他人, 还会伤害自己的嗓子。
(3)教师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 6~7 页,引导他们学习保护嗓子的方法。
说话时心平气和,不要大声喊叫或哭泣;
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;
不把坚硬的东西插入口中玩,以免伤及声带;
不要长时间唱歌;
长时间讲话时,应多喝温开水保持咽喉湿润;
感冒时应尽量减少说话。
4.游戏互动:
教师播放磁带,带领幼儿学唱歌曲。唱歌时,教师提醒幼儿要注意保护嗓子,不要刻意发出很高的音。
5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活动延伸
在平时的学习、生活中提醒幼儿不要大喊大叫,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