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日葵
(幼儿用书第 6 页)
活动目标
1.初步了解著名画家凡高。
2.欣赏凡高的作品《向日葵》,感受画面的色彩美和造型美。
3.通过感受作品的美,提高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。
4.学习灵活运用色彩,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向日葵。
活动准备
凡高画像及其作品《向日葵》的图片资料或课件,画纸,油画棒,音乐。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入活动主题,简要介绍凡高以及他的代表作品《向日葵》。
教师:小朋友们,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。你们想知道这位新朋友是谁吗?好,我们一起拍起小手请他出来吧。
教师播放课件(或出示图片资料):这位新朋友就是荷兰的大画家凡高叔叔。
让我们一起跟凡高叔叔打个招呼吧。凡高叔叔特别热爱大自然,爱画自然景物,他画的向日葵漂亮极了!我们快来看一看吧!
2.出示梵高代表作《向日葵》的图片资料,引导幼儿欣赏,让他们感受画面的色彩美和造型美。
提问:
(1)画面上有什么(? 向日葵)
(2)这幅画上什么颜色多?(黄色)
(3)背景是什么颜色?(淡绿色和淡黄色)
(4)花是什么颜色?(黄色)
(5)这些黄色都一样吗?(不一样)不一样在哪里(有的是金黄色,有的偏橘红色)
(6)花瓶是什么颜色?(黄色、咖啡色)
(7)这些色彩放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?
(8)画面中的向日葵都一样吗?有什么不同?(造型不一样)引导幼儿学用身体摆造型,感受造型美。
(9)看到这些美丽的向日葵你想到了什么?(太阳、阳光、火焰……)
小结:向日葵的颜色是太阳的颜色。有了太阳,世界才这么鲜艳,这么美丽。向日葵还是爱的象征。凡高是一个很爱生活的人,他有时将自己比拟成向日葵,用画出这么多美丽的向日葵的方式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。
3.通过语言以及动作引导的方式让幼儿学画向日葵。教师先示范,然后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向日葵。
(1)教师:向日葵最开始只是一粒小小的种子,后来慢慢长大,发芽,长出叶子,还开出了美丽的花朵。天天向着太阳。太阳怎么画呢?(画一个圆形)
(2)教师:太阳照射出温暖的阳光,应该怎样在太阳周围画出阳光?(画出长长的放射状线条)
(3)教师:我们把这些线条连起来。大家看一看,这幅画现在像什么?哇,它变成了一朵美丽的向日葵!
(4)太阳转动的时候,向日葵会怎么样?有风吹过的时候,向日葵会怎么样?(引导幼儿一起做动作,摆出各种造型。)
(5)那我们再画几朵不同样子的向日葵吧!(画出不同造型的向日葵)
(6)向日葵是什么颜色?(涂色)
(7)向日葵还少点什么?(示范茎和叶子的画法)
(8)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画一幅美丽的向日葵?(幼儿绘画过程中,教师巡回指导,提醒幼儿用相近色叠加或混合色来画向日葵,并大胆勾画出向日葵的各种姿态。)
4.展示幼儿的作品,请幼儿互相欣赏,互相评价,并把自己画中的情景讲出来。
5.游戏互动:学做向日葵
请幼儿站立扮演向日葵,并跟随教师的指令做动作或摆出不同的造型。教师说”风来了“,幼儿做弯腰动作;教师说”三株向日葵长在一起“,幼儿三个三个站在一起。教师的指令可根据情况随意创编。
活动延伸
可带领幼儿在科学角或花园里种植向日葵,让他们观察并记录向日葵的生长情况。
教学资源
凡高在阿尔时期的系列作品《向日葵》,是他举世闻名的代表作。实际上他在移居阿尔之前,就在巴黎完成了 4 幅《向日葵》。迷恋鲜艳色彩的凡高,从这时期起就开始意识到夏季之花向日葵是太阳的象征。
在巴黎画的 4 幅都不是插在花瓶中的,与阿尔时期的完全不同。从其笔法上也可以看出他受到了这时所交往的印象派画家的影响,枯落的花瓣、干瘪的枝叶、切断的梗茎以及颗粒清晰的种子,均逐一精心描绘。这 4 幅与后来在阿尔画室表现的“太阳 = 向日葵 = 充满爱的心”这种凡高绘画主题,有着不可磨灭的关联。凡高虽然在阿尔总共画了 7 幅《向》,但实际上以实物作为描述对象的只有 4 幅,其余 3 幅则是模仿复制而成。对于凡高来说,即使只是模仿,价值也不低于原作。他对模仿的画面结构大加整理,费尽心力,使得黄色的变化组合也趋于完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