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24 各地过新年
活动目标
1.体会祖国各地的文化差异。
2.了解各地过年的习俗。
3.能简单说出几个地区特别的过年习俗。
活动准备
1.配套课件。
2.本地过年习俗的图片。
活动过程
1.导入活动:
教师出示一些本地过年习俗的图片,让幼儿观察。
教师: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,请小朋友们看看图片上是什么时候,人们在做什么?
小结:这是我们XX的过年习俗,中国有很多省份、很多民族,每个地方的过年习俗都有一些不同。
2.通过配套课件,了解一部分地区的过年习俗。
(1)闽南人除夕夜围坐在火炉旁,叫“围炉守岁”。
(2)安徽一些地方,春节第一餐每人咬一口生萝卜,名为“咬春”,寓意“除菌防病,新年吉祥”。
(3)苏州人初一开门放爆竹三声,叫做开门炮仗,象征“高升三级”。
(4)辽宁人除夕夜点一夜的灯笼,意味着益寿延年。
(5)黑龙江人在正月初五这天要吃饺子。把饺子咬破,寓意将不吉利的事情都破坏。
3.经验迁移:介绍其他地区过年的习俗。
(1)全国各地都是端午节包粽子,可是广西人却是春节包粽子。粽子是广西人最隆重的年货,他们包的粽子至少有两斤重,里面一层一层地裹着糯米、绿豆、猪肉等。
(2)湖北恩施人,在正月初一黎明时,由当家人开大门后选择大吉大利的方向出行,朝这一方向点香烛,放鞭炮,祈求一年平安吉祥。
(3)甘肃人在大年初一早晨,家中的老人摸牛角、牛头上在过去的一年中剩存的作物籽。摸出哪种作物籽预示着这种作物来年必定大丰收,安排播种时就多播种这种作物。
4.教师评价并总结。
活动延伸
1.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把本地过年的习俗拍成照片装饰在主题墙上。
2.和家长一起收集更多地区的过年习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