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活动背景
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,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。此时天气逐渐寒冷,民间有 “立冬补冬”“吃饺子” 等传统习俗。为了让大、中班幼儿感受立冬节气的文化内涵,了解冬季的特点和传统习俗,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、合作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,特设计本次立冬节气主题活动。
二、活动目标
(一)大班目标
1.深入了解立冬节气的由来、特点及民间传统习俗,能清晰地向同伴分享自己所知道的立冬知识。
2.熟练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,能独立完成包饺子操作,提高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。
3.积极参与团队合作活动,体验与同伴共同制作美食、开展游戏的快乐,增强团队协作意识。
4.萌发对中国传统节气文化的喜爱和探究欲望,愿意主动了解更多传统节气知识。
(二)中班目标
1.初步感知立冬节气的到来,知道冬季开始了,天气会变得更冷。
2.了解立冬有吃饺子等传统习俗,能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参与包饺子等简单操作,锻炼手部小肌肉力量。
3.积极参与节气相关的游戏和手工活动,体验立冬节气的快乐氛围。
4.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活动,初步培养合作意识。
三、活动准备
(一)环境准备
1.教室布置:在教室主题墙张贴立冬节气的图片(如冬天的景色、人们吃饺子的场景、二十四节气图等),悬挂红色灯笼、中国结等装饰品,营造浓厚的传统节气氛围。
2.活动区域划分:设置包饺子区、手工区、游戏区、知识讲解区等,每个区域配备相应的工具和材料。
(二)材料准备
1.包饺子材料:面粉、温水、猪肉馅、白菜馅、韭菜馅、香菇馅等(根据幼儿口味和过敏情况调整),擀面杖、饺子皮、盘子、碗、筷子、勺子、围裙、袖套、湿巾等。
2.手工材料:彩色卡纸、剪刀、胶水、彩笔、毛线、棉花、废旧纸盒等,用于制作立冬相关的手工作品,如小雪花、饺子、雪人等。
3.游戏材料:小皮球、呼啦圈、跳绳、障碍物、冬季服装道具(如围巾、帽子、手套等)等。
4.知识讲解材料:立冬节气的 PPT、图片、视频,关于立冬习俗的小故事、儿歌、古诗等。
(三)人员准备
1.教师:提前熟悉立冬节气的相关知识和活动流程,准备好讲解内容和指导方法,确保活动顺利开展。
2.家长志愿者:邀请部分家长参与活动,协助教师进行包饺子、组织游戏、照顾幼儿等工作,增进家园互动。
3.幼儿:提前了解一些关于冬季的常识,做好参与活动的心理准备。
四、活动时间
[具体活动日期] 上午 9:00-11:30(可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调整)
五、活动内容及流程
(一)活动导入:认识立冬(9:00-9:20)
1.教师带领幼儿来到知识讲解区,通过播放立冬节气的 PPT、图片和视频,结合生动的语言,向幼儿介绍立冬的由来:立冬是每年公历 11 月 7-8 日之间,当太阳到达黄经 225° 时到来,意味着冬天开始了。
2.引导幼儿观察图片,感受冬季的特点,如树叶落了、小草黄了、天气变冷了,人们穿上了厚厚的衣服等。
3.分享立冬习俗:教师通过讲故事、念儿歌的方式,向幼儿介绍立冬吃饺子、补冬、酿黄酒、腌菜等传统习俗,如 “立冬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 的民间说法,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。
大班: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家中过立冬时的经历,或自己知道的其他立冬习俗,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。
中班: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讲解习俗,引导幼儿跟着念简单的儿歌,如《立冬到》:“立冬到,立冬到,天变冷,穿棉袄。吃饺子,暖烘烘,开开心心过冬天。”
(二)主题活动:玩转立冬(9:20-10:50)
1.包饺子活动(9:20-10:20)
2.手工制作(10:20-10:50)
(三)游戏互动:快乐立冬(10:50-11:20)
1.大班:“立冬寻宝大作战”
教师提前在活动场地(如操场、教室角落)藏好带有立冬元素的小卡片(如饺子卡片、雪花卡片、节气文字卡片等)。
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,每组发放一个任务卡,任务卡上注明需要寻找的卡片种类和数量。
游戏开始后,各小组幼儿合作寻找卡片,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卡片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,获胜小组获得小奖品(如立冬主题的小贴纸、小书签等)。
游戏结束后,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认识找到的卡片上的内容,巩固立冬节气知识。
2.中班:“冬季时装秀”
教师准备各种冬季服装道具,如围巾、帽子、手套、棉袄、棉裤等。
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,每组幼儿在规定时间内为小组内的一名同伴搭配冬季服装。
搭配完成后,各小组依次上台进行 “冬季时装秀”,幼儿可以在台上展示服装,并说出服装的名称和作用(如 “这是帽子,戴上帽子可以保护我们的头不冷”)。
教师和其他幼儿为展示的幼儿鼓掌喝彩,鼓励幼儿大胆表现,体验游戏的快乐。
(四)活动总结:温暖立冬(11:20-11:30)
1.教师将煮熟的饺子分发给幼儿,让幼儿品尝自己动手包的饺子,感受劳动的快乐和立冬的温暖。
2.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本次活动的感受和收获,如 “今天在立冬活动中你最喜欢哪个环节?”“通过今天的活动你知道了什么关于立冬的知识?”
3.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,表扬积极参与、表现优秀的幼儿,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关注传统节气,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。
4.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带回家,与家长分享活动的快乐,同时向家长宣传立冬节气知识,增进亲子间的交流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。
六、活动注意事项
1.安全方面:活动前检查活动场地和工具材料的安全性,排除安全隐患;在包饺子过程中,提醒幼儿正确使用擀面杖、剪刀等工具,避免划伤手;煮饺子时,教师和家长志愿者要注意防止幼儿烫伤;游戏活动中,教师要维持好秩序,避免幼儿碰撞、摔倒。
2.卫生方面:活动前组织幼儿洗手,佩戴围裙和袖套;包饺子时,提醒幼儿保持手部卫生,不要用手揉眼睛、摸鼻子;食材要新鲜卫生,做好食品安全把控;活动结束后,及时清理活动场地,保持环境整洁。
3.个体差异方面: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,对于动手能力较弱、性格内向的幼儿,教师和家长志愿者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指导,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;对于有食物过敏情况的幼儿,要提前了解并准备合适的食物,确保幼儿的饮食安全。
4.时间把控方面:合理安排各环节的活动时间,避免某个环节时间过长或过短,确保活动按计划顺利进行;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活动节奏,如幼儿在某个环节兴趣浓厚,可适当延长时间,若幼儿出现疲劳现象,可适当缩短时间或安排休息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