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活动主题
感恩暖冬,追思传情 —— 寒衣节里学关爱
二、活动目标
- 认知目标:初步了解寒衣节的传统意义(为亲人送暖、追思感恩),知道冬季需要保暖的生活常识。
- 情感目标:萌发对长辈的感恩之情,培养关爱他人、分享温暖的意识。
- 能力目标:通过手工制作、互动游戏等活动,锻炼动手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。
- 安全目标:引导幼儿远离明火、不燃放祭品,树立安全过节的意识。
三、活动对象
幼儿园中大班幼儿(3 - 6 岁)
四、活动时间
寒衣节前后 1 - 2 天(建议时长:上午 9:00 - 11:30,分 3 个环节进行)
五、活动准备
(一)环境布置
- 教室墙面张贴寒衣节相关绘本图片(如《冬天的暖衣》《感恩的小松鼠》)、传统寒衣节习俗简笔画(非恐怖元素,重点展示 “送暖衣、敬长辈”)。
- 布置 “温暖角”:摆放幼儿与长辈的合影、保暖衣物(围巾、手套、帽子)模型,悬挂红色灯笼、中国结营造温馨氛围。
- 安全提示区:张贴 “不玩火、不摸明火” 的卡通海报,配备安全绘本。
(二)物资准备
- 手工材料:彩色卡纸、棉花、毛线、胶水、剪刀(教师辅助使用)、画笔、信封、丝带。
- 教具:寒衣节主题绘本(如《寒衣节的故事》幼儿版)、保暖小视频(如《冬天怎么穿更暖和》)、轻柔背景音乐(如《秋日私语》《爱的奉献》)。
- 游戏道具:保暖衣物实物(围巾、手套、帽子)、“温暖传递” 接力棒、小贴纸奖励。
- 其他:消毒湿巾、垃圾桶、备用手工材料。
六、活动流程
环节一:暖场导入 —— 认识寒衣节(20 分钟)
- 故事分享:教师结合绘本,用童趣语言讲述寒衣节的由来(简化版):“冬天来了,天气变冷了,古时候的人们会为身边的亲人、想念的人准备暖和的衣服,希望他们能舒舒服服度过冬天,这就是寒衣节的由来呀。”
- 互动讨论:提问引导幼儿思考:“冬天来了,你穿了什么暖和的衣服?爷爷奶奶、爸爸妈妈会为你做什么保暖的事?”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,萌发感恩之情。
- 安全小提醒:结合图片强调:“寒衣节不能玩火、不能燃放东西哦,不安全,我们要用更安全的方式表达关爱。”
环节二:实践体验 —— 传递温暖(50 分钟)
(一)手工制作:“暖冬感恩包”(30 分钟)
- 教师示范:用彩色卡纸制作简易 “感恩包”,放入棉花模拟 “暖衣”,贴上画有爱心、太阳的贴纸,在信封上写下幼儿对长辈的简单祝福(如 “奶奶保暖”“爸爸辛苦”,教师代笔)。
- 幼儿操作:教师巡回指导,帮助幼儿安全使用工具,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装饰感恩包,表达对长辈的心意。
- 分享交流:邀请几名幼儿展示自己的感恩包,说说想送给谁、为什么,强化 “关爱长辈” 的意识。
(二)游戏互动:“温暖接力赛”(20 分钟)
- 规则说明:将幼儿分成 4 - 5 组,每组发放 3 件保暖衣物(围巾、手套、帽子),幼儿依次接力为同伴穿戴整齐,完成后喊出 “温暖传递成功!”,最快且穿戴规范的小组获胜。
- 游戏目的:通过合作游戏,让幼儿体验分享温暖的快乐,同时熟悉冬季保暖衣物的使用方法。
- 奖励环节:为获胜小组和参与幼儿发放小贴纸,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也主动关心同伴。
环节三:总结延伸 —— 感恩于心(10 分钟)
- 集体分享: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,提问:“今天我们做了什么?寒衣节让我们知道了什么?” 引导幼儿总结 “要关爱长辈、分享温暖、注意安全”。
- 情感升华:播放轻柔音乐,教师带领幼儿手持感恩包,轻声说:“把感恩包送给爱我们的人,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吧!”
- 延伸任务:布置 “家庭小任务”:回家后将 “暖冬感恩包” 送给长辈,为长辈捶捶背、说一句感恩的话,家长用照片或视频记录,班级群分享。
七、注意事项
- 内容适宜性:寒衣节相关内容需简化、去恐怖化,重点突出 “感恩、保暖、关爱”,避免涉及丧葬、祭祀等幼儿难以理解的元素。
- 安全保障:手工环节全程监督幼儿使用工具,避免剪刀划伤;游戏环节确保场地无障碍物,保暖衣物尺寸适合幼儿,防止缠绕。
- 个体差异:关注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,提供辅助帮助;对性格内向的幼儿,鼓励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意(如默默装饰感恩包)。
- 家园协同:活动前通过家长群告知活动主题和目的,争取家长支持;延伸任务鼓励家长参与,强化感恩教育的连贯性。
- 环境适配:活动环境保持温馨、明亮,避免阴暗、恐怖的装饰,保护幼儿心理健康。
*声明: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